南华附一张陶蓝博士团队应用Tissue Cytometry多组学技术,探索CD24介导乳腺癌免疫微环

肿瘤免疫治疗给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,但应答率低、治疗靶点存在局限性成为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。最近的研究表明CD24参与乳腺癌肿瘤免疫调节的重要过程,是免疫治疗的一个有前景的靶点。

CD24是一种小糖基化细胞粘附蛋白,在乳腺癌、卵巢癌、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、小细胞肺癌(SCLC)、肝癌、结直肠癌和肾细胞癌等实体瘤中表达,同时也在某些血液瘤中过表达,是一种在多种癌症中广泛研究的分子标志物。传统认为CD24是乳腺癌干细胞的公认标志物,有助于产生免疫抑制微环境。但最近的研究表明,在乳腺癌中过表达的CD24与其与巨噬细胞上的Siglec-10的相互作用有关,从而促进免疫逃避,进而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,这样迫切需要通过最新的研究技术来阐明,CD24或过表达是否介导乳腺癌免疫微环境的抑制性重塑。





图片

南华附一张陶蓝博士团队近期发表题为“Integration of multiomics analyses reveals unique insights into CD24‑mediated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f breast cancer”的文章。团队通过多组学技术,证明了乳腺癌中 CD24+ PANCK和耗竭的 CD8+ T 细胞与 FOXP3+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。此外,CD24+ PANCK+ 和 CD8+ FOXP3+ T 细胞与较低的存活率呈正相关。

图片

本文研究者借助最新的研究技术,客观、多维度、准确地表征由关键免疫调节分子诱导的乳腺癌免疫微环境景观,并有针对性地研发新的临床策略,期待改善乳腺癌患者在肿瘤免疫治疗应用中低反应的临床状态,从而为乳腺癌患者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。


实验部分


图片

在文章中,研究人员利用Tissue Cytometry技术,深入探讨了CD24+乳腺癌细胞与CD8+T细胞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,发现CD24+PANCK+乳腺癌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能够诱导CD8+T细胞的耗竭状态。


1.空间关系作用分析:评估了CD24+PANCK+细胞与耗竭的CD8+T细胞之间的空间关系。

2.细胞密度精准定量:测量了不同细胞区域内的细胞密度和荧光强度。

3.免疫抑制作用评估:揭示了CD24+PANCK+细胞对CD8+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。

4.与临床生存率关联:分析了CD24+PANCK+细胞和CD3+CD8+FOXP3+T细胞对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。


具体而言,在CD24+PANCK+细胞周围10微米范围内,CD8+T细胞的平均强度显著降低,且FOXP3+完全耗竭的CD8+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。这一发现表明,CD24+乳腺癌细胞通过免疫抑制作用驯化CD8+T细胞,进而形成免疫抑制性微环境,导致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。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CD24在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关键作用,为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
图片

Figure1.TME 中 CD24+ 乳腺癌亚群和 CD8+ T 细胞亚型的空间分布。

Tissue Cytometry技术拥有切片超多重染色方案,纳米级别的光谱获取和拆分能力,在分析方面具备精确原位单细胞识别及蛋白量化分析功能,结合其正反向数据校验回溯技术,基于AI的多种组织特征识别技术,以及像素级别的组织原位空间距离分析,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,实现组织切片深度客观数据挖掘需求。


<上一篇 下一篇>